中国储能网讯:2月2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牵头、电机系研究员慈松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7.2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共性关键技术)”(2023YFB2407900)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市顺利召开。项目承担单位还包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形成由10家国内领域内优势单位组成的产-学-研-用、信息-能源交叉融合的联合攻关团队。
项目启动会现场
会议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召开,由慈松主持。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水清、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处长刘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线上)、浙江大学教授梁成都、中国电科院教高来小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教高王芳(线上)、国家电网公司教高刘前卫、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教高戴剑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袁小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新东、清华大学教授邱新平、南方电网教高赵伟、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教高高昆仑组成项目专家组。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电工所、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云储新能源等项目承担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组代表与专家、领导合影
慈松围绕“百兆瓦级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就项目研究背景与技术挑战、课题分解与研究内容、预期成果与考核指标等概要,各课题任务分工及接口关系、项目进度与“里程碑”管理实施计划、项目组织管理与风险分析等内容作了详细汇报。各课题组就课题实施方案及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作了详细汇报。
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总体实施技术路线,并就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的科技价值和里程碑式变革性意义予以高度认可。同时,与会专家对项目目标和管理机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建议进一步发掘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对于电池能量管控的巨大价值和重要意义,量化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技术对电池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升效果,真正起到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发言
会议最后,慈松表态,将全力做好项目的研究攻关和组织实施工作,圆满完成项目预定的各项任务,做出引领性、变革性成果,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简介:作为能量灵活高效时空平移的核心基础设施,电池储能在当前全球能源低碳转型革命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应用规模巨大且在持续飞速发展。然而,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长久以来存在海量差异化电池管理、协同控制和安全运行等难题,究其本质原因是固定串并联电池成组结构带来的短板效应。通过信息-能源交叉融合技术及创新模组技术,革新电池成组模式与能量管控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电池固定串并联成组方式所带来的储能系统效率、安全性、经济性、兼容性差等痛点问题,项目拟创新本质消除电池储能系统短板效应的能量信息化处理机制,阐明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本征属性与运行特性的耦合规律,提出本质安全能量控制方法,攻克系统高效集成、优化运行、智能运维等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百兆瓦时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装备,建设电源侧、电网侧与用户侧百兆瓦时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程,完成应用验证与综合性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