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新型储能”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梳理近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当年的政府工作安排中,均涉及新能源转型,对于转型的方向和路径逐渐清晰。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到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型储能。
从地方层面来看,近年来“储能”也频频被列入政府工作重点,尤其是2024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储能”共出现37次,源网荷储出现4次,电池出现14次,新型电力系统出现6次。
“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中国储能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66.87GWh。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GW/48.70GWh,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和地方将新型储能作为工作重点,新型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加快速、高质量地发展。